产品核心目标

避免误区,选课不迷茫

科学选课

在开课前完成科学选课与系统注册,避免踩雷

课程平衡

平衡"高分课/核心必修/技能课/通识"组合,稳住GPA

学习节奏

明确首月学习节奏与作业节点,降低适应成本

持续调整

在全学期内可持续调整,保证毕业进度不受影响

为什么需要1V1选课指导?

合理安排选课节奏,科学选课事半功倍

信息不透明

信息不透明

课程名称相似、老师差异大,官网描述含糊同一课程不同老师评分习惯、作业量差距明显

学习顺序不清

学习顺序不清

不确定哪些是刚性先修,错选导致后续核心课延迟,专业递进不合理,拖累毕业

负荷评估困难

负荷评估困难

无法预估阅读量、每周作业时长、团队作业占比,被作业/考试压垮

系统复杂

系统复杂

不同学校注册系统与时间线复杂(预约、抢课、等候名单、锁课、学分上限)

冲突与搭配

冲突与搭配

时间表冲突、考试同日、重型课程扎堆;不会做“强弱搭配”

策略目标不清

策略目标不清

既想高GPA又想补技能/搞科研/找实习,取舍困难

风险意识薄弱

风险意识薄弱

忽视学术诚信规则、成绩门槛、国际生在读签证学分要求

1V1选课指导适合人群

独家产品优势

把控产品服务,全力保护学生权益

毕业帽图标

同校同专业导师1对1匹配指导

毕业帽图标

课程难度三维雷达模型

毕业帽图标

授课老师红黑榜

毕业帽图标

最优选课科搭配策略

毕业帽图标

选课系统实操全流程

毕业帽图标

风险控制与合规保障

产品服务流程

高效规划,做到专业专注、全心服务

报名建档

收集:专业方向、毕业要求、GPA目标、求职/科研计划、强弱科自评、语言与时间限制
产出:初始画像+匹配导师

流程线

内外网信息采集

STEP 1

难度评估&老师画像

STEP 2

企微群内前置沟通 学年目标

STEP 3

最优方案设计

STEP 4

方案课内同步讲解 与实时微调

STEP 5

学校系统操作辅导

STEP 6

群内答疑

STEP 7
定制需求确认&导师备课阶段
定制需求确认&导师备课阶段
定制需求确认&导师备课阶段
1v1导师直播方案讲解&实时微调
1v1导师直播方案讲解&实时微调
1v1导师直播方案讲解&实时微调
群内答疑

万能班长四维选课综合分析模型

选课与勤奋学习同样重要,合理规划课程助力全年学业进程

01

难度雷达评分 (每门课0-5, 保留理由)

  • 考试形式权重;按占比分层
  • 作业工作量;换算每周预计小时数
  • 概念抽象度:先修数量与深度、数学强度、代码复杂度、专业术语密度
难度雷达评分图
课程搭配组合策略图
02

老师评分标签

  • 节奏、评分弹性、作业偏好、互动度
  • 常见扣分点与加分点
03

课表负荷平衡规则

  • 每周总学习时长目标区间:本科20-30小时、授课型硕士25-35小时
  • 重型课程数不超过2门/学期;同周大作业不超过2个;组队作业不超过总作业的50%
课表负荷平衡规则图
风险控制图
04

风险控制

  • 学分与签证:国际生最低学分线
  • 门槛课与GPA:冲刺组合需设置止损策略
  • 诚信:团队分工、引用要求、协作边界